随着《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持续推进,藕塘社区虽已建立起常态化垃圾分类体系,但居民参与积极性不足、分类知识更新滞后等问题逐渐凸显。对此,怡心街道藕塘社区联合爱无疆社工组织开展了“绿动未来·分类+”垃圾分类经验总结暨主体激励活动,此次活动以 “经验共享+行为激励”为核心,通过融合健康关怀、低碳焕新、艺术教育等多元场景,激发居民 “知分类、会分类、乐分类”的行动力。此次活动共持续两个小时,吸引了200人次居民参与。
活动当日,现场热闹非凡,各区域特色鲜明、亮点频出。游戏体验区成为人气聚集地,充满趣味的互动游戏让居民们在欢乐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绿色靶心·射分类”前,居民们屏气凝神,站在2米外拉弓射箭,当三支箭稳稳射中圈内时,欢呼声与掌声此起彼伏;“分类圈宝·套圈乐”区域,大人小孩纷纷拿着5个套圈,瞄准贴有分类标识的四色瓶,套中正确分类瓶时的雀跃之情溢于言表。“绿色足迹·大闯关”的棋盘旁,居民们投掷骰子,随着骰子的滚动,在回答分类问题时时而皱眉思考,时而自信作答;“稳运垃圾·平衡赛”中,双人协作的身影在赛道上紧张移动,小心翼翼地运送“垃圾球”;“碳索定位·站对赢” 里,居民全神贯注,依据报出的垃圾名称,快速反应抢站四色区域,现场氛围紧张又刺激。
健康关怀区将健康与环保巧妙结合,专业口腔团队细致地为居民进行免费检查,同时耐心推广竹制牙刷柄,传递环保理念。回收点前,居民们纷纷拿出家中的过期药品、牙膏皮,用实际行动支持环保,完成检查的居民拿着兑换到的环保手提袋与可降解牙线盒,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清洁焕新区内,“洁履新生·低碳焕新”处,志愿者用植物基清洁剂认真擦鞋,还为居民提供防水喷雾体验;“便民焕颜·绿色关怀” 中,理发师系着可降解围布,为居民修剪发型,收集的碎发将用于堆肥,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绿色低碳的理念。
艺术教育区则充满了创意与童趣。“绿色创想工坊” 里,孩子们发挥奇思妙想,用废旧材料制作出一个个造型独特的分类垃圾桶模型;“墨韵分类・纸续新生”中,居民们手持画笔,在再生宣纸上书写垃圾分类标语、绘制四类垃圾标识水墨画;“小手拉大手·分类变艺术” 早教角,欢快的垃圾分类儿歌萦绕耳畔,孩子们通过配对游戏,轻松掌握分类知识。循环使用区的“贴膜护屏·循环再生” 吸引了不少居民,大家积极完成电子垃圾知识闯关,争取享受贴膜服务;“书香换绿·资源循环”处,居民们带着闲置书籍前来,换取一盆盆绿植,让知识与绿色实现了美好传递。
此次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打破了传统宣传教育的局限,将垃圾分类知识巧妙融入趣味活动与便民服务之中,不仅有效提升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更在社区内营造出人人参与、人人践行的良好氛围。这不仅是藕塘社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一次创新实践,更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为其他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如同星星之火,在更多人的心中点燃,照亮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责任编辑:雷欢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本网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