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教研,共赴成长之约
人间四月,芳菲正盛。龙池镇小为打造扎实高效的常态课堂,以教学提质与评价改革为抓手,开启第五场校本教研暨校级教学比武课例展示活动。刘晓娟、凌欢、汪秀林、罗佣庆、杨霞五位教师聚焦“教学评一体化”,以五堂各具特色的课例,展现学科魅力与育人智慧。
课例精萃:
多维课堂的思维之光
语文课堂:趣味中播种素养
刘晓娟老师执教一年级《动物儿歌》,紧扣低龄儿童认知特点,以图片、视频、游戏串联课堂。从字理识字、生活识字解锁汉字密码,到拍手读、男女赛读激活朗读兴趣,再到“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创编,让学生在趣味情境中理解动物习性,提升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黑板上灵动的板书与孩子们创编的儿歌相映成趣,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扎根生长。
凌欢老师以数字人“哪吒”创设“推理挑战营”,将AI技术融入课堂。从提取信息、小组合作“写连画”推理,到“不是…就是…”的规范表达,再到与“豆包”互动猜数游戏,学生在层层递进的任务中领悟“能确定先确定”的推理策略,抽象思维与合作意识悄然生长,数字技术为数学课堂注入新活力。
针对“面积”这一抽象概念,汪秀林老师从生活切入——找桌面、书本面,摸一摸、涂一涂感知“面”的存在,通过小组合作用圆、三角形、正方形测量长方形,在认知冲突中探索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在思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结。
罗佣庆老师以“圆片摆数”为载体,带领一年级学生走进数字奥秘。从猜年龄引发“位值”讨论,到用2个圆片摆数感知数位变化,再到小组合作探究3个、4个圆片的摆数规律,学生在“有序思考”中发现“个位与十位数字之和等于圆片数”等规律。最后以“筛选一家四口年龄”的综合任务,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让数感与推理意识在实践中拔节。
杨霞老师以“猜想—验证—归纳”为主线,引导学生从三角形内角和迁移到四边形。通过分割法将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推导内角和公式,再延伸至五边形、六边形,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课堂上,学生动手画“神奇的线”、小组讨论验证方法,在“做中学”中培养几何直观与创新意识,为高阶思维发展奠定基础。
每堂课后,各教研组即时开展评课活动。教师们围绕目标达成、学生参与、创新设计等维度展开热烈讨论,既点赞“AI技术融合”“生活情境创设”等亮点,也针对细节提出“分层任务设计”“即时评价优化”等建议。思维的碰撞催生教学灵感,团队的智慧凝聚成教研合力,形成“人人参与、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
教研不是独行,而是一群人的携手共进。龙池镇小全体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继续深耕“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让每一次教研成为教学素养提升的“星火”,让每一堂课成为学生成长的“星光”。未来,我们将怀揣教育热忱,把教研成果转化为课堂实践,在提质增效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共绘龙池教育的美好新篇!
勤俭修德 勤学启智 勤健强体 勤善和美 勤劳润心
责任编辑:雷欢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本网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