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和26日,张小泉“用户服务进社区”活动在海宁与衢州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剪出春日浪漫”主题融合了非遗文化体验。首站走入海宁鸣彩时尚产业园,在服装人的聚集地与他们进行了一场深度链接;第二站则落地衢州大型商超。这场跨越制造场景与生活场景的服务活动,成功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碰撞出了别样火花。
“剪出春日浪漫”主题-海宁活动现场
作为中国服装产业重镇,海宁鸣彩时尚产业园聚集着数千名服装从业者。在现场,许多服装厂工人拎着工具包翘首张望,对他们来说,剪刀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伙伴,这次修磨活动算是做到了他们的心坎上。在等待修磨的过程中,他们围绕着匠师陈伟明与徒弟徐拥华的修磨台驻足观看。一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一位杭州市拱墅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时在场,亲手为周边用户修磨刀剪。这场景并不多见,精湛的修磨手艺更是让不少人赞叹不已。据现场统计,修磨大多以裁缝剪为主,平均每人送来了3把服装剪。此外,还有不少人在现场咨询了张小泉的“以旧换新”政策,他们直言“专业工具交给专业品牌才放心”。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修磨刀剪
此次“用户服务进社区”活动对园区的服装厂进行了随机探访,有工人向镜头展示了他每日使用近百次的服装剪,正是出自张小泉品牌。他介绍道:“张小泉的剪刀用了这么久还是很锋利,很好用。”对于靠手艺吃饭的服装业,工具就是另一双手。张小泉正是凭借百年沉淀,对于用户的根本需求有了深度洞察,才打造出了最符合他们要求的剪刀。这些真实的工作场景被收录进活动视频,成为老字号专业口碑的最佳印证。通过此次活动,张小泉打通了“服装厂服务链路”,在后续将会继续开展相关活动,努力让张小泉成为从业者“离不开的伙伴”。
服装厂工人用旧的张小泉服装剪
张小泉剪刀并不只是面向服装业的专业工具,也是传承非遗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既能裁切服装厂里堆积如山的布料,也能在春日裁出花瓣的浪漫曲线。在海宁和衢州的活动现场,修磨服务的另一侧打造了精美的植物拓染DIY手作体验区。现场的参观者用张小泉剪刀将新鲜树叶与花瓣剪下来,DIY成各种形状,轻轻敲打在帆布袋上,随着汁液渗入棉布形成图案,最后再盖上张小泉的“泉”字印章,一幅幅充满创意的作品便跃然眼前。
植物拓染DIY手作体验
在海宁或是在衢州,张小泉“用户服务进社区”活动正不断突破边界。通过深耕用户场景、融合非遗传统文化,张小泉不仅焕活了老字号工具的价值,还传递着“良钢精作”的匠心精神。四百年的传承中,变的是服务形态与工具载体,不变的是刻在品牌基因里的文化精髓:“唯有情感剪不断”,让每一把剪刀都好用、实用,更能长久陪伴。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本网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