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绵竹市麓棠镇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充分整合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推动特色种植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以产业带动百姓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党建引领聚合力,产业链条强根基。镇政府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牵头,分管领导包村联户,统筹协调土地流转、技术引进、资金筹措等关键环节。石团村成立烟叶种植合作社,探索实行“党总支+合作社+农户”三级联结机制,与四川省烟草公司德阳市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引入“德雪211”优质烟叶品种,获得育苗、提质、栽培全流程技术支持,提高烟农种植积极性,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目前,石团村烟叶种植规模达到400余亩,带动110户烟农每户每年增收1万余元。
复合种植提效益,特色产业创品牌。立足资源禀赋,创新“粮经复合”种植模式,打造多元化特色农业体系,实现“一地多收、四季增效”。石团村推广“烟-稻-菜”轮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全年丰产打下坚实基础;民乐村依托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的扶持,通过闲置土地流转兴建高标准大棚44座,引进冰菜特色种植,产品直供成都、重庆等地的批发市场,截至目前亩产超过8000余斤,产值达60余万元;全镇采用“粮经复合”种植模式,通过新增千亿斤粮食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将各村分散、闲置的土地集中利用,发展玫瑰、烟叶、蔬菜、果树种植,进一步发展家庭农场13个、种植专合社89个,形成一体化产业链条。
机制创新拓渠道,富民强村促振兴。建立“家门口就业”机制,通过特色种植业累计吸纳本地劳动力600余人次,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新农人培育计划”,吸引返乡创业、务工人员,带动全镇发展电商销售、订单农业等新业态;推行“6:4”收益分配机制,将村集体经济收入60%用于村民分红,40%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做强做优特色农业文章,不断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使农业迈上优质高效和特色化、产业化的经营之路。
据悉,麓棠镇通过党建引领、科技赋能、机制创新,走出了一条“政府有作为、集体增收益、群众得实惠”的特色发展之路。下一步,麓棠镇将继续开展集体经济倍增行动,深化“数字农业”建设,拓展农旅融合项目,推动共富项目落地,点燃共富发展新引擎。(王廷佳)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本网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