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推动区域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近日,四川省宜宾市音乐学科教研第四联盟组2025年首次研讨活动在珙县巡场中学举行。来自珙县、翠屏区、筠连县及宜宾一中的四位教师,以新课标为引领,呈现了四节富有创新性与文化深度的音乐课例,充分彰显“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课程理念。
珙县陈鑫老师展示的《青春舞曲》以“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为核心,通过维吾尔族手鼓节奏创编、舞蹈律动及“鱼咬尾”旋律创作,构建沉浸式民族音乐课堂。学生通过即兴创编与协作表演,深度体验维吾尔族音乐特色,在实践活动中激发艺术创造力与文化认同感。
四川省宜宾一中王豪老师在《友谊地久天长》中巧妙结合电影《魂断蓝桥》片段,引导学生通过速度、力度对比训练提升音乐表现力。课堂以“友谊”为情感主线,融合主题讨论与作品赏析,生动“艺术与情感融合”的育人路径。
而在课例《中国》中,筠连县维新初中周莉老师以红色经典音乐为载体,通过聆听、朗诵、分段演唱及动作创编,串联音乐与历史脉络。课堂融入家国情怀教育,以音乐为媒介深化“文化理解”,实现思政教育与艺术素养的有机统一。
翠屏区杜作莉老师以京剧《表花》为素材,通过唱腔模仿、身段表演及服饰文化讲解,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非遗艺术魅力。课例以“传统戏曲现代化”为切口,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路径。
课后研讨环节,宜宾市音乐教研员黄丹高度评价本次活动:“四节课例均以核心素养为锚点,通过情境化、实践化设计,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跨越式转型。”
本次活动为区域教师搭建了新课标实践的交流平台,凸显了音乐课堂的美育价值与文化担当。未来,宜宾市音乐学科第四教研联盟将持续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模式,深化校际协作,推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助力区域音乐教育迈向“以美铸魂、以文化人”的新高度。(珙县教育和体育局 杨帆)
责任编辑:王丽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本网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