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网 > 基层风采 > 正文 分享

青贮走进农户,探索兴农新路

时间:2025-01-14 03:48   来源:基层网     字号+ 复制本页网址
扫一扫分享阅读

2024年1月11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青贮助农团”前往四川省简阳市禾丰镇火盆村,开展青贮产业链宣讲。自农业部公布“粮改饲”措施以来,四川省2016-2017年开展了粮改饲项目,推广青贮玉米,苜蓿等牧草种植,鼓励种植户与养殖场签约,缓解玉米收购价格走低压力,减少饲料豆粕使用,做到增收增产。本次宣讲,旨在通过深入调研当地农作物种植情况以及对养殖场的未来规划,结合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进一步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

图为助农团抵达火盆村党群服务中心。郑丹妮供图

调研团采访了火盆村的村党委书记郭永旭,据郭书记所述,预计于今年4—5月份,村集体准备发展牛羊养殖场,并且打算在当地使用青贮技术,作为喂养饲料。火盆村本地以村集体集约化形式,采用大豆玉米带状种植与秸秆还田形式,生产大豆玉米,已有丰富大豆玉米带状种植经验。

图为郭书记与助农团负责人讲述未来养牛场规划。冉梦媛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沟通宣讲流程。郑丹妮供图

青贮技术由于全株青贮玉米收割时省去了脱粒、晾晒、处理秸秆等环节,能够有效缓解收割时农村缺青壮年劳动力的问题,关键是粮改饲还可以带动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增值,减少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可以说是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共赢。

图为当地蔬菜种植情况。冉梦媛供图

图为郭书记提供走访路线帮助。郑丹妮供图

通过入户走访多户家庭,队员们大致了解了玉米种植收益,去年售价为1元一斤。玉米亩产量约为400-500斤。蔬菜种植收益每亩约为1000元。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民谈论玉米等蔬菜种植收益情况。郑丹妮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路过村民。冉梦媛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向受到采访的村民表达感谢。冉梦媛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入户采访村民。冉梦媛供图

图为部分助农团成员与郭书记在四川省简阳市禾丰镇火盆村的合照。叶宇童供图


责任编辑:雷欢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本网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