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景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主题手工活动。本次活动以“垃圾分类 筷乐再生”为主题,组织辖区20名居民利用废弃一次性筷子制作春色装饰画框,通过创意实践深化垃圾分类与旧物利用理念,推动社区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变废为宝:一次性筷子的“艺术重生”
活动中,居民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次性筷子清洗、晾干后,通过拼接、彩绘、装饰等步骤,改造成充满春天气息的装饰画框。这些原本可能被丢弃的“垃圾”经过巧妙设计,成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家居饰品。
垃圾分类的深层意义:从“减量”到“再生”
本次活动紧扣仓前街道近年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核心目标。一次性筷子作为低值可回收物,常因体积小、回收成本高而被忽视。社区通过此类手工活动,引导居民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同时探索旧物再利用的多元途径。垃圾分类宣传中强调的:“每一件可回收物都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此次活动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
党建引领+居民参与:构建环保共治格局
景腾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活动不仅吸引了老年居民参与,还通过家庭协作形式带动年轻一代关注环保。未来,社区计划将居民作品集中展示,并开展旧物置换市集,进一步推广资源循环利用。
“筷乐变春色”活动不仅是一次手工体验,更是垃圾分类理念的具象化实践。景腾社区通过旧物改造的“小切口”,撬动居民环保意识的“大变革”,为仓前街道建设“无废城市”目标贡献了基层智慧。正如参与者所言:“环保不是口号,而是让旧物重获新生的每一件小事。”
责任编辑:雷欢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本网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