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松潘县教育考察团赴大邑县开展教育帮扶回访活动,实地考察大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共商新一轮协作发展新路径。松潘县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勇,副县长罗元敏,大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向征及两地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相关科(股)室人员参加活动。大邑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何蔚主持座谈会。
考察团一行深入大邑中学,参观校史馆及校园文化建设,感受学校从“平云书院”到省一级示范校的厚重历史底蕴,深入了解学校“得法养习、自主自立”的育人理念。大邑中学在校园环境打造、课程体系构建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松潘教育同仁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座谈会上,大邑中学从精选人员、名师送教、管理共建、教学共研、学生共育、资金支持等六个方面,总结了“校对校”帮扶工作成效,提出了帮扶工作面临的困难和下一阶段打算。松潘中学重点介绍了“组团式”帮扶三年以来,在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教育改革、育人体系、硬件提升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经验。围绕深化协作,双方就“大邑班(暂名)”组建方案、校长评议机制优化、校园文化品牌共建、“两项创建”过程性指导及管理队伍梯队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达成多项共识。
会议全面总结了两地教育对口帮扶近十年历程。会议认为,大邑帮扶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硬件”与“软件”并重、“扶智”与“扶志”并行,对松潘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起到了“助推剂”作用。会议强调,教育帮扶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政治任务,是责任,也是机遇,要以更高的站位、更有力的举措落实落细。会议要求,两地要进一步完善“需求导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聚焦内涵发展,编制好教育帮扶新一轮五年规划,通过名校领航发展、名师引领成长、拓展协同路径、联办主题活动等形式,深化“校校结对”,实现两地教育理念互鉴、文化交融、人员相亲。会议要求,两地教育部门要加强沟通,认真做好开设“大邑班(暂名)”的前期调研工作,充分评估其可行性,一旦实施后力争将其打造为教育帮扶品牌。(高明山 张俊华)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本网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