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网 > 基层公益 > 正文 分享

为精障人士点亮希望之灯 沈家坝东街社区精神障碍康复之家

时间:2025-04-24 12:18   来源:基层网     字号+ 复制本页网址
扫一扫分享阅读

游仙区沈家坝东街社区地处绵阳市游仙区绵盐路口,地域范围东至沈家坝东端、南至涪江主航道中心线、西至沈家坝下街、北至沈家坝北街,地域面积1.3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小型住宅小区为主的城市建成区混合型社区。社区有住宅小区和家属院共30个,实有居民5800户,实有人口17112人,户籍人口11400人,社区划设10个居民小组,社区现有精神障碍持证人数20人。

精神康复关乎民生福祉。为了帮助精神障碍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为此,绵阳市游仙区沈家坝东街社区精神障碍康复之家于2024年3月在绵阳市游仙区沈家坝东街社区正式成立。康复之家面积达120多平方米,拥有4名专业的精神康复服务工作人员(社工),旨在为精障人士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

绵阳市游仙区五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东街社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的执行方,通过联结“政府—社会—社区—家庭—精神障碍人员”多方主体,共同构建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体系。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扶持服务,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康复之家服务内容丰富多样,以尊重个体权益为核心,致力于为精障人士提供个性化服务,缓解家属照顾压力,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有序、积极的社会生活。主要开展个案咨询、心理干预、能力建设、行为矫正、社会支持等服务,涵盖探访服务、服药训练、预防复发训练、躯体管理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社交能力训练、职业康复训练、心理治疗、个案服务以及家庭日、沙龙活动等多个方面。同时,在社区内积极开展相关科普宣传,营造理解、尊重、和谐的社区康复环境,为精障人士回归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康复之家设有心理多功能室、精神康复室、心理治疗室和心理宣泄室,根据来访者、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性提供合适场所。针对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专业心理辅导、温馨的社区知识、能力建设和行为矫正;针对普通社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文娱康健和知识科普活动;另外为全体服务对象提供安全而独立场所,以供情绪释放、压力缓解、个性化宣泄、隐私保护、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治疗辅助服务。

五享社工通过电话探访、微信预约和入户探访,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属取得联系,并开展线下走访工作,及时了解精障人士的具体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个性化支持。服药训练引导精障人士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学会自我管理药物,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预防复发训练则帮助精障人士和家属掌握复发先兆表现及应对方法。躯体管理训练针对不同康复情况采取个性化措施,增强精障人士体质,缓解药物副作用。生活技能训练帮助他们恢复原有生活技能,提高自理和独立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训练提高精障人士主动交往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与能力。职业康复训练与就业转介服务,提升精障人士学习和劳动能力,助力重返工作岗位。心理咨询师定期进行心理治疗,帮助精障人士建立积极心态。个案服务为服务对象建立档案,记录康复周期。家庭日、沙龙活动邀请心理专家开展主题活动,缓解焦虑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游仙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陆续全面启动,康复之家自成立以来,已为辖区已登记建档患者开展了专业化、规范化、个性化的康复服务。”游仙区沈家坝东街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以服药训练、躯体管理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社交能力训练、心理康复、家庭支持等为主要内容,康复之家共开展了2个主题型的社会小组工作,以“巧手筑爱,乐康互娱”为主题的兴趣小组活动共5节,以“互助赋能,拥抱美好”为主题的互助小组活动共5节。参与活动的康复者及家属120余人次。小组通过自我介绍、游戏互动、烘焙制作、涂鸦及手工制作等形式,为服务对象创设了一个自我展示、交流学习的空间,为服务对象提供丰富的业余生活,挖掘其潜能,培养了服务对象的兴趣爱好,同时增长了服务对象技能和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完成手工制作后自己劳动成果带来的成就感、幸福感。组员从最初的拘谨到逐渐的开放,个别组员能主动分享和交流,不仅增进了组员的社交技能,帮助服务对象结识了更多的朋友,构建支持性的朋辈网络,缓解了他们的孤独感,还帮助了精神障碍患者与家庭和谐相处、相互支持,正确看待现在的状态并实现自我发展。

开展了3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主题宣传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帮助社区居民正确看待精神障碍人员,尊重他们、关心他们,提高公众对精神障碍人员权益保障的认识和关注度,减少歧视,营造一个支持和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开展了4次各类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对社区居民进行社会常见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通过教育和科普活动,促进个人发展、增强社会支持、预防心理问题以及提升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游仙区“精康融合行动”是民政局、卫健局、财政局、残联、精防办落实国家精障人士康复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通“医”“康”循环、弥补社区康复薄弱环节的迫切需要。下一步,康复之家将继续深化“精康融合行动”,优化服务布局,整合更多资源,提升服务质效。紧紧聚焦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需求,精心织密协调联动的“保障网”。通过组建一支由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康复师、社工、志愿者等组成的专业服务队伍,以促进患者回归和融入社会、减轻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及社会总负担为目标,着力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布局优化,积极探索和创新服务模式,做到试点引领、全面推进,为精障人士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社区康复服务,助力他们实现社会融入,共享美好生活。(岳斌)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本网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


60
视频推荐 更多 +
图库推荐 更多 +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