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无废城市、美丽余杭、健康余杭建设,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为践行垃圾分类理念,牢固树立环保意识,近年来,在杭州市环卫固废中心的指导下,余杭区径山镇潘板桥村紧跟国家垃圾分类政策步伐,深度扎根本村实际,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垃圾分类新模式。在全体村民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潘板桥村的环境愈发整洁,村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人人参与垃圾分类、共同守护美好家园的氛围愈发浓厚。
一、筑牢组织根基,多管齐下,打造高效工作体系
潘板桥村将垃圾分类视为民生实事,成立了以村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分工,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在此基础上,推行 “同心圆”工作法,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引领村民投身垃圾分类。同时为了让垃圾分类的理念走进村民心里,潘板桥村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活动,借助分类讲座、电子屏滚动播报、宣传栏实时展示、工作人员入户走访等方式,向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阐明分类的重要性与具体操作方法;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活动、党员双报道活动,做到宣传、指导全覆盖。
二、优化分类模式,完善设施,保障工作落地见效
潘板桥村组建了一支由村干部、党员、退役军人、巾帼小姐姐组成的巡查队伍,不定时对农户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同时,科学规划垃圾分类收集点布局,在村民聚居区合理设置分类投放设施,并配备专人负责清运管理。同时,通过定期开展资源回收活动,推动可回收物应收尽收,提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
三、创新激励举措,着眼长效,巩固提升工作成果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巩固现有成果。潘板桥村创新推出“同心圆赋”积分奖励机制,村民每次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就能获得积分,积分可在指定超市兑换各类商品,联户党员和美指数也能得到提升。积分奖励制度极大地提高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经过不断努力,潘板桥村的垃圾分类工作有了明显提升,村庄环境愈发整洁优美,村民环保意识大幅提升,垃圾分类已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未来,潘板桥村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虞筱钰 马燕萍
责任编辑:姚舒涵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本网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