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征程中,每一份脚踏实地的努力都如璀璨星辰,照亮前行的道路。近日,由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精心牵头成立的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警地联动调解中心,凭借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宛如一座坚实的桥梁,为辖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与衷心认可。
破茧而出:警地联动调解中心正式启航
2024年7月22日,隐珠街道警地联动调解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一时刻宛如一声嘹亮的号角,标志着黄岛公安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上迈出了坚实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该中心由黄岛分局携手街道司法所、综治办、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共同组建,宛如一个强大的资源整合体,旨在通过汇聚多方力量,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专业的调解服务。
中心积极探索并实施“一个平台、双轨并行、三级联调、四调融合”的“1234”工作举措,这一创新之举如同开辟了一条新航道,为警地资源深度融合、高效协同联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它将警地联动调解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为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了独具特色的“隐珠样板”,持续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硕果累累:调解成效显著,温暖民心
自成立以来,隐珠街道警地联动调解中心宛如一位默默耕耘的园丁,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坚守在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前沿。截至目前,已联动调解矛盾纠纷215起,成功化解195起。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如同生动的画卷,见证了中心在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隐珠街道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辖区内企业众多,尤其是民营企业如繁星般璀璨,这也使得涉企矛盾纠纷呈现多发态势。警地联动调解中心敏锐地察觉到这一情况,搭建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对话平台,通过非诉讼途径高效化解涉企经济纠纷,为企业节约了宝贵的诉讼时间和成本,用实际行动护航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11月份,通过招商引资,国内一知名民营企业落户隐珠街道。黄岛区某建筑公司通过招投标对该公司进行承建,按照合同约定,到今年2月份该企业应付给建筑公司工人劳务费300万元。然而,因资金周转问题,该企业未能付清所欠劳务费。建筑公司工人于某等人要求对方赶快给付劳务费,否则将会用较偏激的方式讨薪。此事若处理不当,不仅将严重影响公司的建设进度,还可能成为社会的一个不安定因素,对营商环境造成不良影响。110接警后,迅速将相关当事人带至警地联动调解中心调解处理。调解员们从上午9点到晚上9点,不辞辛劳,从情、理、法多个角度切入,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在日常接报警中,家庭矛盾纠纷不同于一般的民事纠纷,往往掺杂着更多的道德情感因素,处理起来需要更加谨慎和稳妥。警地联动中心成为了解决这类纠纷的理想选择。刘某甜与孙某源系夫妻关系,2025年1月3日,二人因感情纠纷发生激烈争吵,孙某源一时冲动动手打了刘某甜,刘某甜随即报警处理。经了解,二人长期感情不和,但为了家庭和孩子,刘某甜不想离婚,但也不同意与孙某源和好,要求对孙某源进行批评教育,保证今后不再家暴。警地联动调解中心迅速介入调解,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孙某源书面向当事人刘某甜赔礼道歉,并保证今后尊重刘某甜,不论发生任何情况,决不能对刘某甜进行打骂;双方当事人在今后家庭共同生活中,要做到夫妻互敬互爱、团结互助,共同建设幸福和谐家庭。此次纠纷的成功调解,得益于警地联动调解中心“柔性调解”和公安“刚性保障”的完美结合。
蜕变升级:体制机制、工作方式与效率的飞跃
据黄岛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于成立前,隐珠街道警地联动调解中心在体制机制、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上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体制机制方面,之前街道各类警情都由民警一揽子处理,工作负担重且效果有限。而在警地联动调解中心成立后,建立起了矛盾纠纷排查、矛盾纠纷预警、矛盾纠纷联动化解三大机制体制,如同为矛盾纠纷的解决搭建了一套完善的“防护网”,使得矛盾纠纷的排查、预警和联动化解更加顺畅高效。
在调解方式上,中心成立前,矛盾纠纷的调解方式单一,民警工作压力大,效果不理想。中心成立后,对工作及进驻人员进行统筹协调、统一管理,并采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调解方式。根据不同的矛盾纠纷类型,选择合适的调解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调解成功率,为矛盾纠纷的解决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在工作效率方面,中心成立前,派出所民警既要处理警务工作,又要化解矛盾纠纷,精力分散,工作效率较低。中心成立后,有力承担了大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使派出所民警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执法办案中,办案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实现了警务工作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双赢。
展望未来:持续创新,为发展保驾护航
隐珠街道警地联动调解中心的成立和运行,是黄岛公安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上的一次创新和探索,也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未来,黄岛公安分局将继续加强警地联动调解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调解效率,为辖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书写基层社会治理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姚舒涵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本网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