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网 > 基层动态 > 正文 分享

三治融合探新路 基层治理焕新生

时间:2025-04-18 10:23   来源:基层网     字号+ 复制本页网址
扫一扫分享阅读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关乎百姓幸福生活与乡村长远发展。近年来,芦溪县银河镇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以自治、德治、法治协同发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治理之路,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绘就出一幅乡村和谐、百姓安居的崭新画卷。

自治强根基:凝聚民智 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在芦溪县银河镇河下村岭下自然村老陈家的院子门口,一场场别具一格的屋场夜会成为了村里的 “议事堂”。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便围坐在一起,在皎洁月光与温暖灯光的映照下,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

“今天把大家伙叫过来,就是想听听大家对咱们村发展的想法,有啥意见建议尽管提!” 随着召集人的开场,现场气氛迅速活跃起来。新农村建设完成后,崭新的柏油路与飘香的桂花树装点着村庄,彭大爷率先发言:“现在日子好了,咱们守着这漂亮的环境,可得把房前屋后的卫生维护好,让咱村一直这么干净整洁!”

作为镇里的 “菜篮子”,岭下村的蔬菜种植产业颇具规模。蔬菜种植大户易军林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咱岭下的菜品质好,可菜价波动太大。要是能在蔬菜广场搭个集中摊位,再帮忙对接些城里的商超,咱菜农的收入就能更稳定啦!” 他的提议立刻引发了热烈的讨论,邻座的村民纷纷点头应和。

“还有个问题,现在年轻劳动力都去城里了,好多水田都荒着,谁愿意流转这些土地?又有谁能帮忙托管?” 村干部彭水根抛出的问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满场议论的涟漪。从土地流转的具体细则,到安全饮水管网的铺设规划;从富联农业的合作模式探讨,到农超对接的渠道拓展……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声与夜风声交织在一起。最终,20 多条饱含着村民智慧与期待的建议被收集起来,这些建议不仅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勾勒出了民生实事的清晰蓝图,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屋场夜会的开展,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决策者,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治理筑牢了坚实的根基。

德治树新风:弘扬正气 培育乡村文明风尚

在银河镇,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模范故事在乡间广泛传颂,成为弘扬文明新风的生动教材。“大雨过后,陇田村渠道堵塞,村民小组长苏世萍与甘云萍不顾脏累,穿上雨鞋、拿起铁锹,义务清理水渠,保障农田灌溉。”“横岭村的乡村医生彭开球,五十多年如一日,斜挎药箱,徒步穿梭在山间小道,为患者上门就诊,用坚守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 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感人事迹,随着 2024年度“银河有礼?文明有你”评选活动的揭晓,传遍了银河镇的大街小巷,温暖着每一位村民的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了村民们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在这里,电商培训课程帮助村民掌握新技能,拓宽增收渠道;活力四射的广场舞让村民们在欢快的节奏中强身健体;女性健康知识讲座为女性村民带来实用的健康知识,提升她们的生活质量。老年活动中心里,墨香四溢的宣纸上书写着 “耕读传家”的家风家训,老人们在挥毫泼墨间传承文化;马球滚动的脆响与爽朗的笑声交织,展现出老人们幸福惬意的晚年生活。

各村的“一老一小幸福院” 更是充满了温情。灶台上升腾起的白雾,氤氲着家的温暖,留守乡村的老人们在这里吃上了热气腾腾、可口的饭菜,感受到了关怀与温暖。而镇里举办的农民运动会暨农家辣味厨艺大赛更是火 “出圈”,稻田拔河比赛中,村民们齐心协力、奋勇拼搏;辣椒创意摆盘环节,大家发挥创意,展现出乡村生活的无限乐趣。这些趣味赛事登上央视《晚间新闻》,向全国观众展示了银河镇村民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风貌,成为文明乡风最生动的注脚。

如今,各村的“红黑榜” 定期更新,激励着村民们争做好事、争当模范,婚丧简办、邻里互助等文明新风尚在银河镇蔚然成风。积分超市的设立更是激发了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热情,大家通过参与志愿服务、遵守村规民约等方式积攒文明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德治如春雨般滋润着银河镇的每一寸土地,在阡陌纵横间滋养出精神沃土,让 “身边好人”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法治筑底线:守护和谐 夯实乡村稳定基石

为守护乡村的和谐稳定,芦溪县银河镇将法治宣传与调解工作作为重要抓手,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为乡村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 2月,在墨溪中心小学的校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铁路护路开学第一课” 拉开帷幕。芦溪县银河镇平安法治办联合南昌铁路公安处萍乡北站派出所,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法治教育课。民警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的案例,向孩子们讲解铁路安全知识,“小朋友们,一定要记住,铁路轨道上既不能行走、玩耍,更不能向列车投掷石块呀!” 孩子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在欢声笑语中增强了铁路安全意识,这堂特别的“开学礼”为孩子们的安全成长筑牢了防线。

3月的傍晚,紫溪村村委会对面的广场热闹非凡。平安联创员易剑优手持普法小喇叭,开展“板凳法治小课堂”。村民们围坐在板凳上,认真聆听 “邻里借贷纠纷”“土地承包案例” 等贴近生活的法律知识讲解。用方言演绎的普法短剧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演员们生动的表演、幽默的台词,引得大伙笑声不断,法律知识也在这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人心。

在敖家坊村,周大爷因家中排水问题与邻里产生争执,矛盾一触即发。“法律明白人” 饶小亚闻讯后,第一时间带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赶到现场。她耐心地翻阅相关条款,向双方当事人讲解法律规定:“您看,第二百九十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 经过饶小亚的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逐渐冷静下来,最终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据统计,一季度,芦溪县银河镇已组织开展 9场普法宣传活动,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 7起,调解成功率达 100%。法治力量如同一张细密的防护网,为乡村和谐稳定的画卷织就了坚实的底色,让法治观念在乡村落地生根,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严超)


责任编辑:赵先声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本网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


10
视频推荐 更多 +
图库推荐 更多 +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