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打好安全生产“人民战争”,2023年初,广元市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拍”系统建设,市财政当即下达280余万元项目建设经费,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同年11月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月均举报隐患1200余条,发放奖励2万余元。随着推广宣传的不断深入,小程序参与人数实现迅猛突破,月均举报隐患6800余条,发放奖励超17万余元。市财政及时追加举报奖励,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安全。截至目前,市财政投入安全生产奖励资金达300万余元。
近年来,市财政作为地方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正持续为应急管理注入强大动力,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资金保障,点亮安全生产“启明灯”
2022年,市应急管理局增派8名政府购买服务人员对辖区内赵家坝、代池坝、唐家河、石洞沟4家省属国有重点煤矿实施驻矿监管。“这4家煤矿都在山区,条件艰苦,驻矿工作周期长,期间需下井作业,对专业要求高,并存在安全风险、承担监管责任。”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若按一般政府购买服务人员经费标准,招聘难度大,不能达到煤矿管理要求。为解决这一难题,市财政主动沟通,以每年70万元的经费标准,保障驻矿工作顺利进行。
立足“一屏观全城”总体目标,广元市总投资1000余万元,以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为突破口,基本建成“1+8+N”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成“全灾种、大应急”指挥一张图,构建的城市应急大脑,接入气象、水利、交通、文旅等多部门数据,可一键触发多部门联动响应,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财政的助力也拉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安全宣传,市财政安排每年超60万元的宣传资金,邀请专家开展应急知识讲座、制作宣传资料、礼品等活动。2024年全年,组织安全宣传培训1980场次,参与培训人员80万人次;开展宣传活动7600场次,覆盖群众超100万人次,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
能力提升,锻造应急尖兵“硬脊梁”
应急管理水平的高低,人才队伍与专业装备是核心衡量标准,近年来市财政持续加大对应急培训、演练以及高科技装备购置的投入。新建的省区域应急救援广元基地融入人防训练基地和地震台网,集应急指挥、应急演练、物资储备、人员培训等功能于一体,能够满足地震地质、矿山、消防、危化品、人民防空、水域等多领域全灾种的应急救援需求。基地总投资1.64亿元,其中市财政投资1.4亿元,这使得广元基地成为全省6大基地建成最快、面积最大、资金投入最多的基地。
目前,基地共有各类救援物资4800余台套,国债项目、基层应急能力提升项目投入资金超7000余万元。凭借各类先进装备,全市救援效率与成功率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为保障资金流向精准透明,从物资采购的每一袋沙袋、每一台抽水泵,到救援人员的生活保障开销,都做到有据可查,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在救援队伍建设方面,市财政在全市现行政府购买服务人员工资标准基础上,对市应急救援支队救援人员提增保障经费标准,人均工资增长率超58%,暖心举措有效激发了救援队员的责任感与积极性。
靠前布防,织密防灾减灾“安全网”
广元市属于全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具有发生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为最大限度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20年,在全市学校、党政机关等重点人员密集场所推广应用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市财政每年投入近70万元用于系统维护与服务,实现了地震预警信息的获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广元市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市财政抢抓专项债发行和增发国债等机遇,配合主管部门积极争资争项,获得更多资金支持。自2020年以来,市财政共统筹发放救灾资金(生活救助)2.99亿元,累计救助受灾群众201万人次,完成倒塌房屋重1051户、受损房屋维修加固3786户,切实保障受灾人员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期生活救助、农房灾后恢复重建等资金需求,维护受灾地区社会稳定。
财政与应急管理的携手共进,在一次次考验中彰显担当。广元市连续5年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连续8年未发生洪涝伤亡事件。财政的持续优化与精准发力,将为应急管理事业筑牢更坚实的根基,稳稳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宁与幸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安全保障。
责任编辑:王丽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本网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