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任用要筑牢“双保险”。选拔年轻干部需秉持精准科学原则,既看发展冲劲这株“幼苗”是否茁壮,更要察定力这根“主干”是否坚韧。通过“日常调研+专项调研+一线识别”,综合运用全员谈话、专项调研、沉浸式考察等手段,实现对干部素质的动态监测。在考察环节,通过民主测评看基础、个别谈话看口碑、一线考察看实绩,将对干部的日常了解和关键时刻表现相结合,确保选出的干部既能“出苗快”,更能“抗倒伏”。
教育培养要注重“防未病”。干部教育须前移关口、抓早抓小。针对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建立“入职即教育”的前置机制。通过党性教育、理论授课、现场情景教学,提高年轻干部的担当、业务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领。探索建立家庭社区表现评估机制,全面掌握干部八小时内外的表现。同时,构建“组织+群众+舆论+网络+家庭”的多元主体监督网络,将谈心谈话制度化常态化,确保年轻干部始终处于“体检”状态。
监督机制要装上“夜视仪”。监督是防范风险的“高压线”。为关键岗位年轻干部建立“廉政画像”,在提拔任用等关键节点,坚持越是重点提拔的越要重点管理,越是有培养潜力的越要严格要求,推行“全程纪实+实时预警”机制,早发现、早提醒,对苗头性问题及时亮起“红灯”。为年轻干部配备经验丰富的“廉政导师”,开展“一对一”监督指导,通过定期廉政会诊、风险排查、心理疏导,让监督既有刚性约束,更有柔性关怀,真正实现“严管就是厚爱”。(尹苑岭)
责任编辑:董隼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本网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